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应
0 引言
循证护理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之一,也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专业护理,循证护理的有效应用过程也是循证医学的实践过程。随着医疗行业的改革推进,对于护理模式的探究也会随之加深,在临床护理中循证护理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现代医学中,心血管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上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特有的优势[1]。但其缺点是专科操作复杂多变,术中或者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的可能较大,严重时有可能危及生命和健康。故而,如何最大限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时寻找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了循证护理措施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作用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 2018年 1 月至2019 年1月100 例需接受介入手术住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50)和实验组(n=50)。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33例,女性患者为17例;年龄在 39-68 岁,平均年龄为(53.)岁;实验组(n=50)患者中,男性患者为35例,女性患者为15例;年龄在 39-70岁,平均年龄为(53.)岁。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即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模式。
实验组患者在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基础的同时,再辅以循证护理干预模式。主在措施如下:
一是出血与血肿。手术过程中或者手术完成后,由于穿刺点压迫或者使用抗凝剂时间不够及方法不当,均可造成多数患者出现血肿及出血现象;而多次送导丝导致血管壁受损,血管脆性加大,血管鞘规格过大,凝血机制差,血小板功能减低等因素,也可导患者术后大部分肢端青紫、麻木、肿胀或者疼痛。因此,患者术后,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其切口有无渗血,确定病变范围及皮下淤血情况,穿刺肢体有无局部肿胀,指端血液循环情况,同时指导患者保持患侧肢体伸直,正确卧床休息,以免沙袋滑落。如果患者主诉患侧肢体疼痛,护理人员需要立即查看,一旦出现血肿,立即联系医生处理。
二是血栓形成或栓塞。由于术前患者就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因此,在手术过程中,为避免导致血管和血栓痉挛,一方面需控制好操作时间,另一方面应保持动作轻柔。手术操作中,选择的导管鞘型号要合适患者,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认真查看患者有无麻木感,肢体血运情况,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等,同时患者的穿刺部位的情况为依据实施减压[4]。
三是血管迷走神经反应。所谓血管迷走神经反应是指术中外周大动脉受到介入导丝及导管的刺激,由迷走神经反射区进入血管运动中枢,从而抑制了交感及副交感神经传出的纤维[2,3]。术后患者多因血容量不足、疼痛刺激、尿潴留以及精神紧张等引起眼前发黑、发冷汗、头晕及血压下降和面色惨白等症状。一经发现患者存在血管迷走神经反应,护理人员应立即取患者去枕平卧位,为防止患者出现窒息,将其头偏向一侧,同时立即为其吸氧,及时应用药物抢救,确保静脉通路通畅,快速补充血容量,以确保其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四是术后低血压。术前禁食禁水、术中时间过长、术后大量失血均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因此,为防止术后低血压,需合理安排手术时间,视情选择合理的禁食时间。通常情况下,术后3h血压会明显降低,主要是由于高渗造影剂所致,护理人员需指导并帮助术后患者,尽快排出造影剂。
五是尿潴留。术中应用高渗脱水溶液,术后大量饮水,排尿习惯改变以及长时间卧床、情绪等因素,均可导致术后患者出现尿潴留。因此,护理人员应于术前训练患者在床上大小便,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如果术后患者一旦发生尿潴留,需热敷小腹或通过播放流水声音促进患者排尿。
六是电极脱位。起搏电极脱位多是由于患者于术前因心肌梗死或者冠心病置入起搏器等原因,导致电极头的嵌顿固定较难。因此,医护人员需于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选择适合的电极;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起搏信号,叮嘱患者不可随意活动肢体,鼓励其卧床休息,以防止电极导线脱位。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主要指标为:出血与血肿、迷走神经反射、术后低血压、血栓形成或者栓塞[5,6]。
1.4 统计学方法
上一篇:国内外心脏康复模式研究进展
下一篇:MRI诊断马方综合征心血管病变的价值与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