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音乐史教学中应注意的三条主线
中西音乐史作为高等音乐院校本科阶段的公共必修课,以其时间跨度长、知识点庞杂为教学难点,若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且深入地理解中西音乐史,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在笔者接触的众多学生中,大多数人在结束这两门课程的学习之后对所学内容仍感茫然,只是记住了几个作曲家的名字及一些代表作,或贾湖骨笛、曾侯乙编钟、奥尔加农、“新艺术”等些许零散的名词,不能对中西音乐史的整体发展脉络产生清晰的认识。对此,笔者认为在中西音乐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对重要作曲家、重点作品、重要名词等微观知识层面给予关注之外,还应带领学生从宏观上把握音乐史的发展,加强对线索间联系的梳理。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在中西音乐史教学中应引起注意的三条主线,从而提示教师及学生加强知识点的宏观联系。
一、音乐事件与历史之间的联系
音乐发生在人类的文化历史之中,是人类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形态及思想潮流的影响。在学习中西音乐史的过程中,如果只关注音乐史本身,缺乏对音乐发展与历史事件存在联系的意识,就会难以理解某一时期所出现的音乐现象。
例如在学习西方音乐史之中世纪音乐这一章节时,许多学生对于突然出现的“铺天盖地”的基督教音乐感到非常不解。由于我们平时很少接触基督教仪式,大多数人对基督教音乐会感到十分陌生。而如果不搞清基督教在古罗马时期由于 “米兰敕令” 的颁布而成为合法宗教,到中世纪时期上升到国家宗教的高度,作为中世纪知识阶层的教会人士排斥神学以外的世俗文化,以及种种合力的叠加使得基督教在中世纪成为欧洲人普遍的精神信仰这一前提背景,就无法理解为何中世纪时期基督教音乐会占据主流地位。所以,教师必须对这些问题予以充分的解析。
启蒙运动对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创作的影响,也是我们所不能忽略的。启蒙运动是欧洲在17—18世纪时发起的一场反封建、反宗教迫害的思想解放运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主张“理性崇拜”。当时的思想家们批判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民主、平等等进步思想。正是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之下,以贝多芬为代表的古典主义作曲家在创作风格上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而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则受到法国大革命的直接影响。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对封建王朝的暴力革命,大革命期间,无论是愤怒的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还是较温和的吉伦特派和激进的雅各宾派的轮番登场,再到资产阶级革命军将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拿破仑军队席卷欧洲再到滑铁卢失败,波旁王朝复辟,资产阶级对封建专制的革命烽火熊熊燃烧在欧洲的大地上,因此引发了艺术家自由奔放的创作热情。
在法国大革命这一时代背景下,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显示出艺术家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精神,力图彻底摆脱传统,以表达个人情感为目标,强烈地反叛一切“理性”束缚。
同样,20世纪出现的一些新型音乐常被我们贴上“现代”的标签,其代表性风格是以十二音技法创作为特征的表现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比某些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更加怪诞、不和谐并带有刺激性,这些都鲜明地反映了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剧烈变化对艺术家创作风格产生的影响—各种激进的创作手法和艺术形式层出不穷,使得音乐创作丰富、自由且具有多元化特征。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偶然音乐、拼贴音乐、简约音乐甚至噪音音乐,这一切大大改变了传统音乐创作的格局。
而在中国音乐史中,音乐发展与时代背景也存在重要联系。例如,为何上古时期的出土乐器以打击乐器和吹管乐器居多,并且采用石制、骨制、木制等天然材料?为何直到夏商时期才出现青铜乐器?这显然是受制于当时的生产力条件。
西周时期,统治者将上层社会的人分成不同等级,按照人的等级制定不同的礼仪规定,反映到音乐上便是礼乐制。西周出现的音乐文化现象,包括乐器、乐舞、音乐机构、音乐理论、音乐思想的产生均与礼乐制思想紧密相关。直至东周时期周天子式微,出现“礼崩乐坏”的现象,音乐逐渐突破“礼”的束缚,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说,“礼乐制”这一基础背景是理解周代音乐文化的一把关键性的“钥匙”。
汉代俗乐、唐代燕乐、宋元词乐及戏曲、明清民间小曲的盛行,均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相关,有时还渗透了国家统治者的意志。音乐在不同时期的风格转化也表明,任何一种艺术风格都不会永远处于屹立不倒的地位,人们总是不断寻求新风格、淘汰旧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