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西医认识
0 引言
糖尿病作为全球三大慢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第9版统计结果[1]显示,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为9.3%(4.63亿人),预计到2030年将上升到10.2%(5.78亿人),到2045年全球将有10.9%(7亿人)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有二分之一(50.1%)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因体内持续高血糖状态引发全身一系列异常症状,其心、脑、肾、眼、神经及周围血管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研究发现,约5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大血管并发症,其中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前提,为其主要的病理改变。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因其位置表浅,易于探测,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的强力预测因子,因此可作为反应全身大血管病变的重要依据。因此怎样有效地预防并较早地发现、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显得尤为重要,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最早,历代医家对糖尿病有深入的研究,采取积极有效的中、西医措施防治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降低2型糖尿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降低糖尿病的医疗保健支出以及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1.1 病名
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医对于消渴病的认识最早,糖尿病属中医的“消渴”范畴。消渴最早见于《素问·奇病论》:“病有口甘者,病名为何?……名曰脾瘅”,“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又根据病因病机、症状的不同,《内经》中分别记载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多种名称,认为“内热”为其主要病机。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对本病有专篇论治记载并提出最早的治疗方药,“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又曰:“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引《古今录验》对消渴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明确的论述,曰:“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有“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古代医家对其并发症也有明确记载,刘河间在《宣明论方·消渴总论》中提出“可变为雀目或内障”。《金匮要略》中提到:“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症身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中医学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了深入的认识,但没有明确的中医病名,结合其发病的部位、原因、症状特点等,可归为“脉痹”范畴。“脉痹”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曰:“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其不痛不仁者,病久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认为“血瘀”为其主要病因。李梃在《医学入门·搏风》中将痹分为“皮、脉、肌、筋、骨五痹”,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归属于“五体痹”中的“颈部脉痹”。因历史研究的局限性,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在中医学中没有明确的病名,部分学者认为其属于“消渴病合并症”范畴。
1.2 病因
消渴病的病因复杂,早在两千多年《黄帝内经》提出“消渴”一名起,历代医家经过长期的认识和临床实践,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已有了全面认识及论书记载。《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嗜食肥甘厚味,饮食失节,伤脾致使运化失司。《临证指南医案·三消》中指出:“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证大病。”郁久化热化火,情志失调,耗伤阴津。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多因消渴病嗜食肥甘厚味致使湿热困脾、郁久化热导致耗伤阴津、先天禀赋不足阴虚热盛,日久气阴耗伤,气血运行不畅,致使血脉闭塞,水湿、痰浊、瘀血结于脉中,血瘀贯穿始终,肝、脾、肾为主要病变脏腑,基本病机在于本虚标实。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其中医证型与糖尿病的证型分布基本一致,阴虚为本,血瘀为标,其中以气阴两虚、血瘀脉络、湿热困脾三种证型常见。
1.2.1 气阴两虚
《黄帝内经》有云:“五脏皆柔弱,善病消瘅”,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虚内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先天禀赋不足,肝、胃、肾阴虚,消渴日久,内热伤阴耗气,致使气阴两虚,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壮火食气。”又《类经·阴阳类》曰:“请以釜观,得其象矣。夫水在釜中,下得阳火则水干,非水干也,水化气而去也;上加复固则水生,非水生也,气化水而流也......水气一体,于斯见矣。而人之精气亦犹是也。”津能化气,燥热伤津,故阴津亏损时,可导致气衰。气行则血行,阴虚耗气,致使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行,肝肾气虚,血液运行不畅,血脉瘀滞。《本草纲目》中指出:“故曰气者血之帅也。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热则行,气寒则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