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进展
0 引言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仍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并且逐渐年轻化[1]。缺血性卒中是脑卒中的主要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2]。缺血性卒中是因脑部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引起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如运动障碍、感觉异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能力,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沉重的负担。缺血性卒中,中医学没有与之对应的概念,归属于“中风病”范畴。本文将从中医和现代医学的角度对其病因病机、辩证分型、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中风的病因病机从古至今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大体以唐宋为时间节点,分为以“内风”和“外风”理论两个阶段[3]。唐宋之前以“外风”学说为主,主要受“内虚邪中”观点的影响。《黄帝内经》中最早提到“内虚邪中”的观点,张仲景又进一步发展中风的病因病机理论,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邪在于络……邪在于经……邪入于腑……邪入于脏……”,提出了中经络和中脏腑的分类方法,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唐宋以后以“内风”学说为主。刘完素提出了中风的“心火暴甚”学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指出“由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张从正主张“肝风偏胜”,朱丹溪提出了“痰湿生热”的观点,在《丹溪心法·论中风》中指出“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又如张景岳倡导中风的“内伤积损”理论,在《景岳全书》有“盖其阴亏于前,而阳伤于后……所以忽尔昏愦,卒然仆倒”的记载。清·叶天士倡导“阳亢风动”学说。王清任创“气虚血瘀”理论,在《医林改错》提出:“君言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并创立了至今临床仍广泛应用的补阳还五汤。
现代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认识进一步深化和统一,一般认为中风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其病理要素归纳起来为风、火、气、痰、瘀、虚六端。病位在脑,与肝肾密切相关。病性本虚标实。根据病位深浅、病情轻重可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常认为发病之初,风阳痰火等因素炽盛,致气血上菀,故发病急性期常以标实为主。目前多认为进入恢复期后,由于病程较长,迁延不愈,久病致虚,患者脾胃运化功能亏虚,气血生化乏源,气虚无以推动血行,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的病机为气虚血瘀[4]。
1.2 辨证分型
1996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5],将中风证型分为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七大证型,并根据中风病的病程,将之前后分成3 期: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对中风病辨证论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内科学》[6](第七版)将中风分为中经络(风痰入络、风阳上扰、阴虚风动)、中脏腑(痰热腑实、痰火瘀闭、阴竭阳脱)及恢复期(风痰瘀阻、气虚络瘀、肝肾亏虚)等10 种证型。现代中医学在继承总结前人经验、理论的基础上,有自己新的认识。孟繁丽[7]在基于已有标准、内科书籍以及流行病学调查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中医辨证规范研究后,总结出常见的证型为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肝阳暴亢证、痰瘀阻络证、痰热腑实证、风痰阻络证。
1.3 中医治疗
1.3.1 中药方剂
邱胜卫[8]运用脑心通胶囊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脑心通胶囊可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贾文玉[9]把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气虚血瘀型患者72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通脉舒络胶囊治疗28 天后分别进行中医症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通脉舒络胶囊能够明显降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气虚血瘀证的中医症候评分,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C 反应蛋白水平,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暴立业[10]运用活血通络方治疗,研究结果表明活血通络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有确切的疗效,能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极大的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家庭负担,且安全无不良反应。神经血管单元(NVU)这一概念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单纯恢复血供治疗卒中后神经元损伤的认识,徐榛敏等[11]指出中医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的全面保护及整体调节的优势,符合神经血管单元治疗策略的需求。以上研究表明中医药对于改善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