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周宪梁的故事
1 2005年3月的一天早晨,新的学期开始不久,周宪梁像往常一样送儿子上学。身边是匆匆赶路的人流,周宪梁父子两人却走得很慢很慢。
2 终于,周宪梁停住了脚步,咬咬牙对儿子说:“爸爸是医生,边疆有很多病人正等着爸爸,你说,我去还是不去?”儿子懂事地点点头:“你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3 “那爸爸今天就走了。”周宪梁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湿润的眼眶,扭过脸去,朝儿子挥挥手。儿子咬了咬嘴唇,响亮地说了声:“爸爸再见!”就小跑着融入了熙熙攘攘的人流。
4 就在这一天,周宪梁作为中组部和卫生部选派的援疆干部,出发前往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阿克苏市,开始了他的援疆工作。
5 其实,援疆是周宪梁努力争取来的任务。在阜外医院,周宪梁是“没有资格”报名援疆的人,因为当时他的妻子正在国外留学,家里还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儿子需要照料。
6 “你非去不可吗?”经过周宪梁的软磨硬泡,院领导的口气开始松动。“我非去不可。”“那你的孩子怎么办?”领导的话语里满是关切。“我自有办法。”周宪梁笑着说。
7 给远在日本的妻子打了电话,周宪梁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支持。他向妻子保证:“放心吧,我把孩子交给他姑姑,不会让孩子受委屈。”就这样,周宪梁启程前往新疆。
8 来到阿克苏后,周宪梁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医院挂职担任副院长兼心内科主任。阿克苏自然条件恶劣,平时老百姓看病很不容易,周宪梁这个北京名医到来的消息迅速在当地传开了。
9 在医院出诊的第一天,推开诊室的门,周宪梁吓了一跳。门外黑压压一片,都是等他看病的患者,其中不少人是搭乘马车,连夜从村里赶来求诊的。
10 周宪梁马上投入工作。从那一天起,只要是医院的工作日,周宪梁就会天天出诊,而且从不限制挂号。不管白天晚上,他随时给前来就诊的患者看病。
11 一天晚上,一位会讲汉语的维吾尔族大叔敲开周宪梁宿舍的门,给他带来一位特殊的病人。
12 这个病人是11岁的维吾尔族小姑娘努尔古丽。原本花一样年华的她,却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样子:右嘴角高高隆起,饭碗大的“肉葫芦”挂在半边脸上,整张脸都扭曲了。
13 努尔古丽得的这个病叫做面部巨型海绵状血管瘤,已经6年了。由于血管瘤越长越大,把嘴都堵住了,努尔古丽说不出话来,也吃不下东西,只能靠吸管艰难吮吸流食维持生命。
14 第二天,翻译大叔领着周宪梁来到努尔古丽的家。努尔古丽的父亲得了脑血栓,行动不便,母亲身体也不好,含辛茹苦地拉扯着4个孩子。
15 为了给努尔古丽看病,父母把家里能变卖的东西都卖光了,家徒四壁,再也拿不出钱来给孩子治病了……
16 努尔古丽不大会说汉语,只是用一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凝视着周宪梁。
17 努尔古丽的眼神深深打动了周宪梁,他内心升腾起一种责任感,他要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只有立即进行手术,才能保住小姑娘的生命。可是医药费和手术费从哪儿来呢?
18 周宪梁提议召开农一师医院全体职工大会。他登上讲台,给大家讲述努尔古丽的遭遇,还把努尔古丽请上台,饱含深情地说:“同志们,朋友们,我们怎么忍心看着这样一朵美丽的鲜花凋谢?”
19 接着,在《爱的奉献》乐曲声中,他带头走到捐款箱前,捐出了6000元钱。台下的人们被感动了,大家自动排成长队走向捐款箱,献出自己的爱心。半个小时的时间,捐款将近三万元。
20 努尔古丽的妈妈帕旦木感动得泪流满面,她一遍又一遍地给周宪梁鞠躬,给大家鞠躬,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医院,感谢北京来的医生……”
21 周宪梁为努尔古丽制订了完善的治疗方案。他请来自己母校——西安交大医学院的专家来给努尔古丽会诊,接着进行手术。手术非常成功,肿瘤立即得到了控制。
22 经过前后5次手术,努尔古丽脸上的血管瘤越来越小,笑容又在她的脸上绽放。她终于高高兴兴地重返了校园。
23 2007年3月,“首都十大公德人物颁奖盛典”隆重举行,身着民族盛装的努尔古丽跳着欢快的舞蹈出场。她给周宪梁一个热情的拥抱,然后把妈妈亲手绣的一顶维吾尔族花帽戴在周医生的头上。顿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24 在新疆的那段日子,周宪梁不仅救助了努尔古丽,还用高超的医术为数不清的患者解除了病痛的折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周神医”的故事。
上一篇:科技创新全面提升我国居民心血管病防治水平访
下一篇:养心八珍汤里的慈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