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药活血理论在心系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0 引言
经曰:“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风性善行而数变”,充分阐述了“风”是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重基础。张元素根据药类法象理论提出“风升生”一类药物,指的就是风药,并载防风、羌活、升麻、柴胡、葛根、细辛、独活等20 味[1]。《医宗必读·真中风》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该理论深受历代医家推崇,明确了治风与治血的关系。风药治血,已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就其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研究进行总结、探讨和研究展望,以期裨益临床。
1 风药活血理论研究
1.1 风药起源及特性
李东垣首次提出“风药”,《兰室秘藏·头痛门》曰:“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如脉弦者,是风动之证,以风药通之。”并在《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言:“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医学启源·用药备旨》将药物分为五类:“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后历代医家对风药的特性进行了论述,如徐灵胎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亦言:“风药之质轻而气盛者,皆属风药,以风即天地之气也。”可知,风药具有祛风(内、外风邪)、升清、通阳、发散、通行等特性的通达人体上下表里,透达五脏六腑经络内外,通而不滞,助行气血的一类药物,如常用风药有荆芥、防风、羌活、独活、辛夷花、苍耳子、桑叶、菊花、薄荷、牛蒡子、柴胡、升麻、天麻、蝉蜕、僵蚕、全蝎等。
1.2 中医对心血管病的认识
历代医家认识心系疾病已久,归属中医“胸痹”范畴。如《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曰:“心痛者,风冷气乘于心也”。表明风邪客于心,脉络瘀滞,脉痹不通,不通则痛。因风为百病之长,多兼夹他邪犯心致胸痹心痛,如《太平圣惠方·治卒心痛诸方》谓:“夫卒心痛者,由脏腑虚弱,风邪冷热之气,客于手少阴之络”。心阳不振,不能温煦血脉,血行停滞,阻遏心阳之气,久则阳气变动而化风,外风引动内风,客心脉不通,心痹则痛,《临证指南医案》言:“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诸病源候论》曰:“风惊悸者,由体虚,心气不足,心之府为风邪所乘……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则悸动不定”,此乃胸痹病日久不愈,精血虚于里,卫气弱于外,腠理失固,风邪乘虚而入心络,风邪诱发心衰[2]。
1.3 风药活血理论基础
《医宗必读·真中风》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启示了祛风与活血两类治法的关系密切,风药具有升、散、行、动等多种特性,善于宣畅气机,通利血脉,推动气血津液运行。如《本草纲目》谓:“川芎破宿血;白芷破宿血”;桂枝“温中行血”(《本草再新》);(《本革汇言》)谓羌活辛:“通畅血脉,攻彻邪气”;天麻“条达血脉”(《药品化义》)等。尤以虫类药走窜见长,直达瘀血,擅疏通经络,所谓:“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功能行气散结及活血化瘀,且能祛风止痉而入络搜风[3]。正如《温病条辨》言:“以食血之虫,飞者走络中气分,走者走络中血分,可谓无微不入,无坚不破。”常见虫药如蝉蜕、僵蚕、全蝎、地龙、乌梢蛇等。
1.4 风药活血现代药理学研究
对于风药活血理论,诸多医家已从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得到了验证,张鹏等[4]对羌活药理学研究发现有镇痛、抗炎、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张泽庆等[5]对防风进行成分提取发现正丁醇萃取物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提示防风可抑制凝血因子、血小板和毛细血管的功能,具有明显的抗凝功能。对于熄风药,如任德成等[6]研究天麻,发现其除能降压、改善微循环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之外,还可使多种实验动物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增强、冠脉血流量增加,具有显著地抗心肌缺血作用。虫类药蜈蚣[7]有效成分能显著提高心肌缺血大鼠SOD,NO 活性,明显降低LDH,MDA 含量,超微结构显示心肌细胞损害明显减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8-11],多数风药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抗炎镇痛、扩张血管、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等功效。从多途径多环节防治心血管病证的发病发展。
2 风药活血理论在常见心系疾病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