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不当心脏受伤!有心血管病的人注意,最适
春季天气变暖,景色宜人,于人体来说,正是肝气旺盛之时,此时适当开展户外运动、舒展筋脉则有利于四肢百骸。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春季可选择的运动有很多种,但对于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运动错了可得不偿失!
不同患者有不同运动方式
01
高血压病
高血压患者适合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或游泳,每周5~7天,每次大于30分钟。
如果需要参与高强度运动,需要先由专业医生评估心血管情况。
0 2
血脂异常患者
血脂异常患者适合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每周3.5~7小时或每天30~60分钟。
体育锻炼可使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降低。对于患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胆固醇血症者,建议进行更高强度的运动。
0 3
冠心病患者
对于无症状的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如果功能成像或常规运动负荷试验未诱导出心肌缺血,可根据个体情况参与所有类型的运动。
0 4
心力衰竭和瓣膜病患者
此类患者建议考虑低强度至中等强度的娱乐体育活动。
如监测后没有发现运动诱发的心律失常或其他异常,则允许进行所有类型的娱乐性体育活动。
不推荐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以及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高强度运动。
0 5
心肌病和心肌炎患者
对于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如果有心脏骤停、不明原因晕厥史,或曾因运动引起血压反应异常及心律失常,不推荐进行中等强度或高强度的竞技和娱乐运动。
不推荐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患者参加高强度的娱乐锻炼或任何竞技运动。
0 6
糖尿病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
此类患者适合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如每天大于30分钟的快步走,结合15分钟的力量训练,也可进行柔韧性锻炼和平衡能力锻炼。
0 7
肥胖患者
对于肥胖或中心性肥胖患者,建议每周进行3次力量训练,配合中等或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至少30分钟,建议每周7天),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心”病了?更离不开运动
很多朋友认为,生病就一定要静养。其实,这是一种认知误区。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于绝大多数的疾病而言,保持规律的劳作和锻炼,对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发生有积极意义。
大量研究证实,规范、适量的运动康复可以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运动耐量、提升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除心血管疾病外,运动康复对其他疾病的康复也有益处。
中医重视增强形体功能和维护心神的统一结合,以“动静结合、形神共养”为目标。
许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动静结合的传统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能显著改善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有效减缓疾病进展。
运动注意事项
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全面的康复评估和准备热身动作,将肌肉、关节活动开以后再进行锻炼。
运动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控制运动强度,出现任何不适立即做出对应处理。
如果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头晕目眩、过度劳累、气短、出汗过多、恶心呕吐、脉搏不规律等症状,应马上停止运动。
如果停止运动后上述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观察和处理。
如果感觉关节和肌肉疼痛,也应停止运动进行观察,以防出现骨骼或肌肉损伤。
另外,春季运动时可配合深吸、深呼,有利于吐故纳新、疏通经络关节、畅通气血、振奋精神。
运动时穿衣宜适度宽松,身体舒展,利于阳气的生发。
来源:养生中国、中国中医药报
监制:田东锋
责编:李 旌
编辑:史 音